就在各大电商平台轰轰烈烈地开展农村电商大进军的时候,银行系的电商业务也在不知不觉中上线。到2015年,电商扶贫成为又一个风口的时候,银行系的电商扶贫虽然有点像“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但取得的实效却也不可忽视,甚至在一些地方比其他电商平台的扶贫效果还好。
银行系的电商平台多由过去的积分商城转化而来,随着积分业务越来越尴尬,干脆把积分商城升级为电商平台,再增加新的商品出售,同时把它也转化为一个面向银行内部员工的消费平台。银行系电商平台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高度闭环化,平台是自己建的,客户是自己选的,产品也是自己推的,支付工具更不用说,交易完全在一个闭环内完成。
电商扶贫开始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先后依托自己的电商平台与一些贫困地区签订了电商扶贫合作协议。其具体操作模式是:签订协议确定某个地区的某个农产品在平台上销售多大规模,然后银行系电商平台就将这些产品推到自己的主页上,贫困地区按照要求完成供应链,最后银行系的员工和银行大客户用积分在平台上定向消费。这些平台可能客户数量并不是很多,交易规模也不是很大,甚至流量也确实不客观,但是成交的转化率却很高,因为几乎是定向包销的。
由此可以看出,银行系电商平台的电商扶贫实质上是基于互联网的消费扶贫,而这一消费扶贫说到本质上,又属于一种产品定向包销行为。有些搞电商的,可能对银行系的电商平台不屑一顾,甚至认为他们从事的电商扶贫根本不符合电商的市场逻辑。但是这种偏见没有道理,只要实实在在地用互联网帮贫困地区卖了货,就是有效的电商扶贫模式。更重要的是,从过去扶贫的给钱给物、发种子发化肥,到现在的采购贫困地区农产品进行消费扶贫,这已经实现了扶贫模式由救济式到开发式的转变,是值得肯定的,也是扶贫模式上可喜的变化。
当然,银行系的电商扶贫也遇到了困难,就是农产品上网绝对不是网上一摆那么简单,其背后需要的供应链、产业链和电商服务链是复杂的,而且是贫困地区一时半会儿跟不上的。比如说中国银行帮一个县销售几千万元的苹果,刚开始农民装的货还能按要求来,到了后来就逐渐无法保证品控,导致客户的评价并不好。这样的电商扶贫就不可持续,大家做了公益的事情,但是却买到了不太满意的商品,就有点被坑的感觉。所以,电商扶贫也好,消费扶贫也好,还是要以市场之心行扶贫之道,遵守基本的市场规则是基础,否则那还不如大家直接给钱算了。
不过这事儿也不能一味批评农民,他们过去在田间地头或在家里的土窑里,都习惯于农产品大堆卖给中间商,现在要拆成一箱一箱的卖,还要分级,大小一致,颜色一致,很麻烦,到最后剩下了最大的和最小的不好卖,他们当然希望掺着都卖出去,这是不懂电商的缘故,也有销售习惯问题。
到后来建设银行做的时候就变聪明了,他们在县里选择一个靠谱的电商运营商,让他们把产地的标准化等问题解决好,这样的产品上线以后,大家的体验感明显好了起来,这就为今后可持续地推出消费扶贫项目奠定了基础。
这仅仅是电商扶贫遇到问题的冰山一角,还有包装不配套的问题,物流费用太高的问题,仓储设施特别是冷链设施不配套的问题,人才太缺的问题,政府部门配合不到位的问题等等,都影响着电商扶贫的进展和效果。可以说,电商扶贫为了实现把贫困地区的农产品上网,它不仅仅是要做到可以卖,而且要搭建一个卖的生态,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复杂性远远超过预期。因而政府与银行系电商平台或者其他所有的电商平台签订协议后,就不要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麻烦的事儿还多着呢。可惜一些县认识不到位,导致出现了种种问题,伤了方方面面的心,需要汲取教训。
电商上的这种消费扶贫不能仅仅看作是一种短期行为,其实正在开启着电商推动农业生产转型的一扇重要门户。目前的情况还是贫困地方有什么就在网上卖什么,下来之后就应该是城里的人想要什么,贫困的地方就种什么,逐步实现与其他电商类似的情形,从销售端倒推供应链和产业链的改革,完成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
当然,对于这一过程不可过于乐观和急于求成,这涉及到当地政府、电商平台、种植农户和当地传统企业的协同问题,在一些县是很难协同的。
对于银行而言,如果觉得自己的电商平台运营还挺有效,也颇有心得,就应该加速对电商平台的扩展增容,由目前的定向包销向未来的提前定制、众筹、领养等综合模式转变,加速产销对接,农旅结合,促进三产融合。也应该和其他电商平台一样,高度重视客户反馈问题的针对性处理和大数据的积累、分析、应用,倒推产业源头的转型。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大平台的开放程度,吸纳电商各个要素参与,推动生态体系的加速完善。
总之,对银行系的电商扶贫是应该支持鼓励的,也应该进行阶段性分析和梳理,不断完善模式,使之成为电商扶贫的一个有效路径。
就在各大电商平台轰轰烈烈地开展农村电商大进军的时候,银行系的电商业务也在不知不觉中上线。到2015年,电商扶贫成为又一个风口的时候,银行系的电商扶贫虽然有点像“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但取得的实效却也不可忽视,甚至在一些地方比其他电商平台的扶贫效果还好。
银行系的电商平台多由过去的积分商城转化而来,随着积分业务越来越尴尬,干脆把积分商城升级为电商平台,再增加新的商品出售,同时把它也转化为一个面向银行内部员工的消费平台。银行系电商平台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高度闭环化,平台是自己建的,客户是自己选的,产品也是自己推的,支付工具更不用说,交易完全在一个闭环内完成。
电商扶贫开始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先后依托自己的电商平台与一些贫困地区签订了电商扶贫合作协议。其具体操作模式是:签订协议确定某个地区的某个农产品在平台上销售多大规模,然后银行系电商平台就将这些产品推到自己的主页上,贫困地区按照要求完成供应链,最后银行系的员工和银行大客户用积分在平台上定向消费。这些平台可能客户数量并不是很多,交易规模也不是很大,甚至流量也确实不客观,但是成交的转化率却很高,因为几乎是定向包销的。
由此可以看出,银行系电商平台的电商扶贫实质上是基于互联网的消费扶贫,而这一消费扶贫说到本质上,又属于一种产品定向包销行为。有些搞电商的,可能对银行系的电商平台不屑一顾,甚至认为他们从事的电商扶贫根本不符合电商的市场逻辑。但是这种偏见没有道理,只要实实在在地用互联网帮贫困地区卖了货,就是有效的电商扶贫模式。更重要的是,从过去扶贫的给钱给物、发种子发化肥,到现在的采购贫困地区农产品进行消费扶贫,这已经实现了扶贫模式由救济式到开发式的转变,是值得肯定的,也是扶贫模式上可喜的变化。
当然,银行系的电商扶贫也遇到了困难,就是农产品上网绝对不是网上一摆那么简单,其背后需要的供应链、产业链和电商服务链是复杂的,而且是贫困地区一时半会儿跟不上的。比如说中国银行帮一个县销售几千万元的苹果,刚开始农民装的货还能按要求来,到了后来就逐渐无法保证品控,导致客户的评价并不好。这样的电商扶贫就不可持续,大家做了公益的事情,但是却买到了不太满意的商品,就有点被坑的感觉。所以,电商扶贫也好,消费扶贫也好,还是要以市场之心行扶贫之道,遵守基本的市场规则是基础,否则那还不如大家直接给钱算了。
不过这事儿也不能一味批评农民,他们过去在田间地头或在家里的土窑里,都习惯于农产品大堆卖给中间商,现在要拆成一箱一箱的卖,还要分级,大小一致,颜色一致,很麻烦,到最后剩下了最大的和最小的不好卖,他们当然希望掺着都卖出去,这是不懂电商的缘故,也有销售习惯问题。
到后来建设银行做的时候就变聪明了,他们在县里选择一个靠谱的电商运营商,让他们把产地的标准化等问题解决好,这样的产品上线以后,大家的体验感明显好了起来,这就为今后可持续地推出消费扶贫项目奠定了基础。
这仅仅是电商扶贫遇到问题的冰山一角,还有包装不配套的问题,物流费用太高的问题,仓储设施特别是冷链设施不配套的问题,人才太缺的问题,政府部门配合不到位的问题等等,都影响着电商扶贫的进展和效果。可以说,电商扶贫为了实现把贫困地区的农产品上网,它不仅仅是要做到可以卖,而且要搭建一个卖的生态,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复杂性远远超过预期。因而政府与银行系电商平台或者其他所有的电商平台签订协议后,就不要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麻烦的事儿还多着呢。可惜一些县认识不到位,导致出现了种种问题,伤了方方面面的心,需要汲取教训。
电商上的这种消费扶贫不能仅仅看作是一种短期行为,其实正在开启着电商推动农业生产转型的一扇重要门户。目前的情况还是贫困地方有什么就在网上卖什么,下来之后就应该是城里的人想要什么,贫困的地方就种什么,逐步实现与其他电商类似的情形,从销售端倒推供应链和产业链的改革,完成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
当然,对于这一过程不可过于乐观和急于求成,这涉及到当地政府、电商平台、种植农户和当地传统企业的协同问题,在一些县是很难协同的。
对于银行而言,如果觉得自己的电商平台运营还挺有效,也颇有心得,就应该加速对电商平台的扩展增容,由目前的定向包销向未来的提前定制、众筹、领养等综合模式转变,加速产销对接,农旅结合,促进三产融合。也应该和其他电商平台一样,高度重视客户反馈问题的针对性处理和大数据的积累、分析、应用,倒推产业源头的转型。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大平台的开放程度,吸纳电商各个要素参与,推动生态体系的加速完善。
总之,对银行系的电商扶贫是应该支持鼓励的,也应该进行阶段性分析和梳理,不断完善模式,使之成为电商扶贫的一个有效路径。
0 条评论